化疗和靶向治疗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这些抗肿瘤治疗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心血管反应,从而导致急性或延迟性心脏功能障碍发作。这些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通常被称为心脏毒性,不仅可能需要修改、暂停或停止挽救生命的抗肿瘤治疗,并有降低其疗效的风险,而且无论肿瘤预后如何,都会对生活质量和总体生存率产生重大影响。心脏毒性的发作可能取决于抗癌药物的类别、剂量、途径和给药持续时间,以及个人风险因素。重要的是,如果停止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心脏毒性副作用可能是可逆的,也可能是不可逆的,以心肌细胞损伤和损失为特征。抗癌疗法引起的亚临床心肌功能障碍也可能随后发展为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迫切需要心脏保护疗法来减少临床和亚临床心脏毒性的发生和进展,并限制心脏损害的急性或慢性表现。在本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与常见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相关的导致心脏毒性发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知识。此外,我们描述和讨论了应对心脏毒性副作用的当前和潜在策略以及可能有助于辅助抗癌疗法的心脏保护预防方法。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