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是患者健康和医疗保健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ADR 占所有住院患者的 5% 到 7%,是医院死亡的第五大原因。[1-3] ADR 是指对正常剂量的药物治疗产生的有害和非预期反应。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发生,包括多重用药、年龄、处方药类型和基因组变异。[4] 例如,据报道,联合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 (DDI) 占所有 ADR 的 30%。[5] 此外,遗传因素和结构变异也可能使人易患某些 ADR。据报道,药物基因组学占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变异的约 80%。[6] 因此,确定这些 ADR 的潜在机制对于限制其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以及提高药物安全性是必要的。由于大量药物与多个靶标相互作用,扰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系统范围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捕捉药物对人体的影响。[7–8] 人们提出了各种将 ADR 与药物作用联系起来的方法。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药物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一组特定的 ADR 关联起来。[9–11] 然而,化学上不相关的结构可能会有相同的 ADR,靶向相似的脱靶或途径。为了克服这一限制,人们研究了基于靶标分析相似性和副作用相似性的方法。[12–13] Campillos 等人 [14]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