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线抗疟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出现,抗疟药物发现渠道中新候选分子的发现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后期候选分子都是通过对现有支架进行修改或通过表型筛选方法获得的。考虑到预期的损耗,保持早期发现渠道畅通非常重要。由于许多唾手可得的成果都是从经过全细胞抗疟活性测试的库中摘取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利用新技术(如低温电子显微镜)来解析结构,并且现已发现了大量经过化学验证的药物靶标,并进一步探索靶向药物发现。基于靶标的药物发现(包括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很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提炼化合物并提高效力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