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压力源会对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它们会沿着心理-神经-免疫-内分泌轴影响身体的不同内脏器官和系统。这种影响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改变不同神经内分泌介质的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和其他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促炎细胞因子)、皮质类固醇、儿茶酚胺等分泌的改变会引发或加剧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源会影响进食、社交行为、疼痛感、学习、记忆、生殖等。它们可能是癫痫、歇斯底里、痴呆、忧郁症、精神病、运动障碍等疾病发展的根源。焦虑、困惑、抑郁、记忆问题、决策问题、消极思想的吸引力、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情绪障碍、情绪突然变化、易怒、不快乐、绝望、无法放松等是压力的一些常见影响。由于压力,会出现头痛、偏头痛、心率加快、睡眠障碍、高血压、肌肉紧张、性欲下降、早期疲劳、各种胃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特发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痤疮等)、牛皮癣、伤口愈合延迟、女性月经问题等生理状况。各种免疫相关疾病、过敏性疾病、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都与不同的心理压力因素有关。可以考虑培养自我照顾的态度、将周围环境改变为有利的环境、改变生活方式、练习瑜伽和冥想等控制思想的练习以及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对抗或克服心理压力,远离各种身心健康问题。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