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 (GBM) 是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成人原发性脑癌,占所有恶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肿瘤的 14.6%。 [1] 美国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为 6.8%,在所有原发性恶性 CNS 肿瘤中排名最低。 [1] 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做出了巨大努力,但 GBM 患者的预后却进展甚微。GBM 的标准治疗包括最大限度的安全手术切除,然后进行同时进行的口服甲基化剂替莫唑胺 (TMZ) 化放疗,然后进行辅助 TMZ。以前尝试过使用半开颅术进行完全手术切除,但由于肿瘤细胞弥漫性侵袭到脑部并且需要保留基本的脑功能,因此未能治愈。GBM 细胞以不同的方式侵入脑实质,包括以单细胞形式,并作为复发的储存器。对 GBM 进行广泛的分子分析已鉴定出反映异质性肿瘤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不同转录亚型。TME 内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ECM) 之间复杂的细胞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导致 GBM 肿瘤生态系统动态且具有免疫抑制性,对现有治疗方法具有高度抵抗性。普遍复发、肿瘤内和肿瘤间高度异质性以及复发性 GBM 对治疗的抵抗性导致预后不良,70 岁以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 14.6 个月。[2] 与其他实体瘤相比,将治疗药物递送到 GBM 肿瘤部位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药物和细胞在脑部独特的血管屏障——血脑屏障 (BBB) 上的运输受到限制。 BBB 是循环血液与脑实质之间的一道屏障,可防止血源性病原体或有毒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3] BBB 可排除 98% 以上的小分子药物,并严格调节淋巴细胞外渗,限制化疗药物和效应 T 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积累。[4] 调节 BBB 或绕过屏障可促进某些脑肿瘤治疗,这表明功能性 BBB 的存在可能对准确评估胶质母细胞瘤治疗至关重要。[5–7] 人们对重新利用 FDA 批准的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