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中国声称,人工智能在疫情期间通过追踪感染者、预测感染趋势以及促进商业活动恢复,为抑制新冠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 (MERCIS) 于 2021 年 3 月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已迅速重新部署,以履行其中大部分职能。同一项研究还指出,社会信用体系起源于 1990 年代初,当时正试图建立金融信用评级体系,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人工智能还用于各种商业目的(例如网上购物)和工业领域,重点是促进自动化。同时,MERICS 还强调,由于技术创新,“在线监控取得了重大进展,摄像头监控几乎覆盖全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得到了测试,特别是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人权观察等非政府组织证实了这些担忧,它们不仅强调了新疆使用这些监控技术,还强调了这些技术向国外出口,例如出口到厄瓜多尔。中国 2017 年的人工智能计划指出,其目标之一是推动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发展公共安全情报监测和预警控制系统建设。一些分析人士,尤其是美国的分析人士,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可能用于军事目的。这一领域的主要担忧是,人工智能是一种有前途的“跨越式技术”,最好的定义是“人工智能军事系统可能会改变军事力量平衡,赋予一方压倒性的力量,而另一方无法防御”。正如 2019 年中美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听证会上所见,中国领导人正致力于“在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鉴于中国军费开支快速增长,这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军备竞赛,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正如美国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 (JAIC) 战略主管 Gregory C. Allen 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研究。在这个框架下,中国只同意不使用这些机器人(但不反对生产它们)。与此同时,艾伦还强调,一些中国官员,如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寻求在人工智能新规范方面开展更多国际合作,甚至设想以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为重点的军备控制谈判(NSCAI 报告也支持这一立场)。寻求推动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一项举措的例子是人权观察组织共同发起的“制止杀手机器人运动”。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雄心 - 欧洲议会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雄心 - 欧洲议会PDF文件第1页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雄心 - 欧洲议会PDF文件第2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