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
机构名称:
¥ 1.0

材料在一次使用后就会永久损坏,不适合重复使用。最近,结构材料 (或超材料) 被设计成通过弹性屈曲不稳定性来捕获能量。[1–5] 这种结构能量捕获机制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逆性,使结构材料可重复使用。[3] 尽管如此,弹性能量捕获机制具有固定的能量吸收能力,而与应变率无关。[3] 希望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在很宽的应变率范围内表现出更大的能量吸收能力,以增强振动和冲击保护性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假设可以通过结合速率相关的材料耗散机制来增强结构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 [3,6–8] 虽然结构材料的概念是基于材料和几何形状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机械不稳定性而非材料非弹性的非线性效应上。[5] 最近,很少有研究应用粘弹性来调节多稳态超材料的屈曲模式。例如,Janbaz 等人 [9] 展示了如何使用由两个横向连接的梁组成的双梁来实现应变率相关的机械超材料,其中一个是超弹性的,另一个是粘超弹性的。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PDF文件第1页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PDF文件第2页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PDF文件第3页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PDF文件第4页

结构液晶弹性体的协同能量吸收机制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结构、材料和机制
2021 年
¥3.0
Kagan结构Kagan结构
2021 年
¥2.0
圆形结构
2023 年
¥4.0
结构波的路线图
2023 年
¥8.0
石墨碳结构
2024 年
¥1.0
太空法结构
2020 年
¥1.0
工程结构
2023 年
¥1.0
DNA结构
2023 年
¥1.0
课程结构
1900 年
¥12.0
液晶显示器
2021 年
¥1.0
航天器机制
2023 年
¥1.0
液晶显示器
2021 年
¥1.0
DNA结构
2024 年
¥3.0
能源结构
2023 年
¥1.0
结构工程
2022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