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 (IBD),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1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但可以通过肠外表现(例如外周和中轴关节炎、巩膜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坏疽性脓皮病)影响许多器官系统。2 溃疡性结肠炎仅限于结肠,而克罗恩病的特征是从口腔到肛门的胃肠道不连续地受到影响,并出现狭窄、脓肿或瘘管,并穿透邻近器官或肛周皮肤。初始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的程度和活动性,可能包括腹痛、腹泻(通常除了白天外,夜间也会出现),并伴有排血和粘液、发烧和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以及贫血和炎症的实验室标志物升高。由于无法治愈,IBD 会增加与不受控制的炎症相关的各种消化系统和其他恶性过程的风险 3 ,并且可能影响几乎整个人体,因此需要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进行终生护理以防止或延缓进展。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4 复杂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已导致了一种治疗策略(图 1),该策略侧重于硬终点(例如临床和内镜缓解) 5 和炎症级联的精确分子靶向。自 1997 年报道使用英夫利昔单抗 6(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克罗恩病以来,另外三种抗 TNF-α 抗体、两种抗整合素抗体、一种抗白细胞介素-12/23 p40 亚基的生物制剂、一种 Janus 激酶 (JAK) 抑制剂和一种鞘氨醇-1-磷酸 (S1P) 受体调节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 IBD,扩大了治疗选择,但也使初始选择和后续治疗变得复杂。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如何启动、切换、组合和终止此类疗法。
主要关键词